
1、进口商资质:进口企业需具备进出口经营权,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需包括食品或保健品等相关内容。还需在当地海关、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2、境外生产企业资质:境外生产企业应在海关总署批准的允许进口食品境外输华企业名单内。如果是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类产品,生产企业还需取得所在国家或地区主管部门的生产许可。
1、基本单证:箱单、发票、合同、提单等商业单据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单据需真实、准确地反映货物的基本信息、交易情况和运输情况。
2、原产地证明:用于证明货物的原产国,以便确定适用的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等。
3、卫生证明:由境外官方机构或经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出具,证明该维生素产品符合出口国的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4、成分检测报告:需提供详细的成分检测报告,明确维生素的种类、含量以及其他成分的情况,确保产品成分符合中国相关标准和规定。
5、中文标签:进口维生素产品必须有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食用方法、原产国或地区、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对于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类产品,标签还需标注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特殊标识内容。
1、品名:申报品名应完整准确,如 “维生素 B6” 与 “维生素 B6 片” 是不同商品,需明确申报。
2、成分含量:申报成分名称及含量应准确,对于不同来源和用途的维生素原料要准确归类申报。
3、用途:申报用途应清晰,不同用途的维生素可能归入不同税号,如用于治疗特定病症要考虑是否归入税则 30 章,如属于日常膳食补充剂要考虑是否归入税则 21 章。
4、CAS 号:对应的 CAS 号应准确,CAS 号是化学物质的全球唯一数字识别号码。
1、产品准入要求:进口前需确认具体的维生素产品是否符合中国的准入要求,部分维生素产品可能受到进口限制或需要特殊的审批程序。
2、检验检疫要求:进口维生素产品需接受海关的检验检疫,包括对产品的质量、卫生、标签等方面的检查。海关可能会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维生素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以确保产品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添加微信